English

人类更远大的目标

1999-03-0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卞毓麟 我有话说

继月球之后,人类的下一个目标是征服火星。人类自身什么时候才能登上火星,解开火星生命之谜呢?

我们可以重温一下俄国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言:

“地球是人类的摇篮,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,他们不断地争取着生存世界和空间,起初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,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。”

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一信念,在他死后不久,便开始得到了历史的证明。1961年4月12日,前苏联宇航员尤里·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一周,人类首次进入太空;1969年7月21日,尼尔·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;1976年7月20日,“海盗1号”成功地登上火星;1983年6月13日,美国“先驱者10号”宇宙飞船越过海王星轨道(当时海王星比冥王星离太阳更远),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天体!

今天,人们所考虑的已经不只是重返月球、载人火星飞行、以及更大规模的行星际探索,而已经在切实地研究如何让人类自身移居太空。科学家们想到:可否向太空发射一种人造的巨大容器,供许多人在那里正常地生活。这种容器的直径至少应该有好几千米,它的内部保持大气,并由旋转造成的离心作用提供人造重力。

这种被称为“太空城”的巨大容器可以是圆柱形的、球形的或者轮胎状的环形物,能容纳几万人到上千万人。实际上,它很像一艘庞大的宇宙飞船,在自己的轨道上长久地运行着。

那么,这样的太空城究竟应该建在哪里呢?有两个很合适的地方,它们都处在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,其中一个在月球前方,另一个落在月球后边。每个点都与地球、月球一起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。

位于这两个点上的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结合起来,恰好能使它们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。这就是说,如果该物体的位置有了一点偏离,那么地球与月球的引力联合起来就会把它拉回到这两个点上。所以,在这两个点附近建造的太空城,可以成为地球——月球这个系统的永久性成员。

太空城的内表面可以覆盖泥土,供农牧业使用,也可以兴建工厂和大厦。居住点的外壳由金属和玻璃制成。居住点外面的一大圈反射镜能把太阳光送进来,阳光的强弱可以利用百叶窗控制和调节。

建造一个太空城需要成百万吨甚至成亿吨的原料。这些原料从哪里来呢?月球恰好提供了方便。因为月球的吸力只有地球引力的1/6,从那里运出东西要比从地球上运出更容易。

人们建造太空城的动机究竟何在呢?动机之一是人类希望有一种既安全又能长期维持的能源,兴建空间太阳能站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。太空中没有大气层的影响,所以能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。大批环绕地球的空间太阳能站可以长久地满足人类对能量的需求,而在建造这些太阳能站的过程中,就需要有太空城。同时,它们也可供在月球上从事采矿工作的人们居住和生活。

除空间太阳能站外,人类还需要建立空间天文台、空间工厂和空间实验室。空间天文台可以使天文学家彻底摆脱地球大气的纠缠。空间工厂可以利用太空中真空和失重的特殊条件进行生产,地球本身则因大量的工业活动移往太空而不至于过分嘈杂,地球上的环境亦将得到明显的改善。

许多代人以后,每一座太空城中的文化——文学、艺术、家庭、教育、烹任、服饰都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。不同的太空城中的居民将互相拜访交往、旅游观光。在他们看来,空间旅行就像我们今天乘坐飞机和火车一般。

从长远来说,空间移居者们还要寻找更新、更广阔的生存空间。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,并逐步完成火星的全球性改造。此后,空间居住者们将会继续前往小行星带,利用无数的小行星作为建筑材料基地。再往后,在太阳系中合适的地方迟早都会布满人类的太空城。

空间移居者们离太阳越远,就越会感到没有必要永远绕着太阳打转了。他们可以利用原子核能提供推力,离开太阳系,带着自己的太空城——他们的家,包括那里的土壤、水、空气、植物、动物,飞向未知的远方。

经过许许多多代人之后,某个自由飞翔的太空城可能会飞进太阳系外的另一个行星系统,并且利用那里的小行星作为原料基地,兴建一个个新的太空城。最后,这些新的太空城又会不断地往外扩散开去……那时,人类就不只是一种地球生物了,她将属于整个银河系、属于整个宇宙。

(摘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“热点丛书”之一《挑战火星》,卞毓麟著,1999年2月第一版,32开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